诗词大全

《暮归》

牛羊久已下,寂寂掩城扉。
水鹤鸣城堞,飞萤上戟衣。
夜凉江海近,天阔斗牛微。
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归。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暮归》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牛羊久已下,寂寂掩城扉。
水鹤鸣城堞,飞萤上戟衣。
夜凉江海近,天阔斗牛微。
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归途的夜晚景象。牛羊早已归舍,城门早已关闭,寂静无声。水中的鹤唱鸣在城墙上,飞舞的萤火虫落在战士的战衣上。夜晚渐渐变凉,江河与海洋靠近,天空中星斗微弱。诗人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够招呼船夫,渡过寒冷的江河北归。

赏析:
《暮归》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温暖的归途景象,展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首句“牛羊久已下,寂寂掩城扉”通过“牛羊久已下”的描写,暗示了黄昏时分牧羊人归家的情景,与城门的关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归途的孤寂和寂静。接下来的两句“水鹤鸣城堞,飞萤上戟衣”通过对水鹤鸣叫和萤火虫的描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息,也表现了大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夜凉江海近,天阔斗牛微”描绘了夜晚的气温降低和天空的广阔,给人以北归的感觉。最后两句“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盼和渴望,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找到船夫,搭乘船只渡过寒冷的江河,回到故乡。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寂静的夜晚归途景象,并通过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归的希望,给人以温暖和安慰的感觉。

  • 《听琴》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 《赠张听声》

    论士平生妙和神,是谁无此耳轮囷。唤钟作瓮皆堪笑,自是渠侬听不真。

  • 《东归有感》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 《烟雨馆》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橹摇远岸日相射,扇落闲阶风自敲。

  • 《次胡长彦司户韵为其生日寿长彦新授桂掾》

    丁年笔力斡千钧,齿宿于今意转新。樱伐广陵聊作赋,梅开桂岭定宜人。暂从南极通冠冕,会向东方领缙绅。菊有黄花潭有水,愿寻汉事寿佳辰。

  • 《又和宋侯三首》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