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暮归》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中文译文:
不知不觉已过去了百年半,从未有一天是闲暇的。
早晨跟随烛光出门,傍晚趁着鼓声返回。
家里的酒坛里并非没有酒,墙头上也有山景。
归来后长时间疲倦地躺下,早晚能够开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白居易生活的忙碌和疲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时光的流转中不知不觉度过了百年半的一生,从未有过闲暇的时光。这里的百年半可以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长期以来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他清晨随着烛光的照耀离开家门,晚上则趁着鼓声回到家中。这描绘了一种忙碌的场景,表现了诗人所处的繁忙环境。
然后,诗人提到了酒和山。他说家里的酒坛里并非没有酒,墙头上也有山景。这里的酒和山可以被视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欲望的象征。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诗人依然渴望能够享受美酒和自然的风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快乐生活的向往。他说归来后长时间疲倦地躺下,但早晚会重新获得快乐和开心的表情。这表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希望在忙碌之后能够找到宁静和幸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唐代社会中的忙碌与疲劳,同时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宁静和欢乐的渴望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共鸣力和感染力。
中朝人物总称贤,恬退间居又几年。独抱丹心长恋阙,因思绿野且归田。未应隽轨淹东鲁,行看文星照北燕。见说君王思国老,鹤书即下九重天。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惆怅休寻旧事,酣歌且数前山。待君苍藓重拂,相逐宁率兴阑。
桂籍声名早,松门岁月赊。镇东多惠爱,使北有光华。岂料寻春骑,翻成会葬车。珠园旧亭馆,细雨泫新花。
秋水涵空如镜净。满镜清寒,倒碧摇山影。药户谁抨圆玉静。碧纱人怯黄昏醒。丛桂小山寒井井。唤起江南,一叶莼鲈兴。先自新愁愁夜永。不堪宋□重提省。
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良马知我悲。延颈对我吟。昔为同池鱼。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