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
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
朝代:唐代
作者:姚合
皇恩特许拜杭坛,
欲谢旌旄去就难。
偷拟白头瞻画戟,
四神俱散发毛寒。
中文译文:
皇恩特许我拜谢杭州坛,
但我却难以离别荣耀与权衡。
我心中暗自构思,将白头老翁的身影投射在画戟上,
四位神灵的形象却因此而散失,使我感到寒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姚合创作的《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诗人以杭州牧官员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皇恩荣耀的感激之情,却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无法离别的矛盾心理。
首先,诗人感激皇恩,表示自己得到特许拜谢杭州坛的机会。杭州坛是一个象征权力和荣耀的地方,拜谢杭州坛意味着获得了皇帝的嘉奖和认可。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离别的困难。他意欲离开这个充满权力和荣耀的地方,但却感到难以割舍。这种矛盾心理体现了诗人对权力和荣耀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来描述自己的心境。他偷偷地构思,将自己白发苍苍的形象想象成画戟上的人物。白头瞻画戟意味着老年的诗人将自己的形象投射在战争的标志物上,暗示着他曾经在战争中有过辉煌的表现。然而,这种构思却导致了另一个结果——四神俱散发毛寒。四神指的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它们象征着吉祥和权力。然而,诗人的构思使得这些神灵失去了原本的形象,带来了一种寒冷的感觉。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追求权力和荣耀的同时,也付出了某种代价,失去了一些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对自己离别的矛盾心理的描绘,以及对权力和荣耀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所带来的无常和失落的思考。同时,诗人的构思和比喻使得诗意更为丰富,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意境上的冲击和思考。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