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莫背东风路。
路在花前知去处。
真香破鼻蓦然闻,试问幽丛知几步。
多情更被无寒助。
万物枯时神物护。
一枝和雪倚栏干,昨夜初开春信度。
莫将,字少虚,豫章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五灯会元》卷二○)。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通判利州。八年,赐同进士出身,除起居郎(《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一六、一二四、一二五)。十二年,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一四)。十六年,出知广州,(《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四)。
《木兰花(风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莫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寻梅莫背东风路。
路在花前知去处。
真香破鼻蓦然闻,
试问幽丛知几步。
多情更被无寒助。
万物枯时神物护。
一枝和雪倚栏干,
昨夜初开春信度。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木兰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在寻找梅花的路上,感叹道前方的路在花前已经知道了去处,暗示着梅花已经开放。当真正闻到梅花的芬芳时,作者不禁问自己在幽深的丛林中还要走多少步才能到达梅花的所在地。诗人感到自己的情感更多地受到了寒冷的影响,但是他相信万物凋零之时会有神奇的力量保护生命。最后,诗人描绘了一枝木兰花依靠在雪中的栏杆上,暗示着昨夜初开的木兰花是春天的预兆。
赏析:
《木兰花(风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思索和赞美。诗人通过对木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梅花的香气破鼻而来、幽丛中的步伐、万物凋零时的神物保护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知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诗的结尾以木兰花依靠在雪中的栏杆上为画面,巧妙地传递了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整首诗词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追求。
金石弃庭,珩璜在列。绘画乾坤,形容日月。巍巍功德,赤赤谟烈。垂亿万年,鸿徽昭揭。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远客寄言还有在,此门将谓总无休。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时入思量向何处,月圆孤凭水边楼。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地占金山胜,泉分银汉流。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祗恨登临晚,宁辞取次游。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俱莫 一作:俱暮)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一气混沦生复生,有形有心即有情。共见利欲饮食事,各有爪牙头角争。争时怒发霹雳火,险处直在嵌岩坑。人伪相加有余怨,天真丧尽无纯诚。徒自取先用极力,谁知所得皆空名。少微处士松柏寒,蓬莱真人冰玉清。山是心兮海为腹,阳为神兮阴为精。渴饮灵泉水,饥食玉树枝。白虎化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