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雪飞楼上宴。
歌咽笙簧声韵颤。
尊前有个好人人,十二阑干同倚遍。
帘重不知金屋晚。
信马归来肠欲断。
多情无奈苦相思,醉眼开时犹似见。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木兰花(林钟商)》是宋代诗人张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下飘雪楼上宴。
歌声咽喉笙簧颤。
尊前有个好人人,
十二栏杆同依倚。
帘重不知金屋晚。
归来时肠欲断。
多情无奈苦相思,
醉眼开时犹似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场景,楼下飘雪,楼上举行宴会。宴会上歌声悠扬,笙簧声颤动。在主人的座前,有许多好人,大家围绕着十二栏杆依靠。帘子很重,已经不知道金屋何时将晚了。诗人归来时内心十分痛苦,感觉肠子都快要断了。他的多情之情无法抑制,只能苦苦思念。即使在醉酒的时候,他睁开眼睛仍然觉得仿佛看到了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痛苦。诗中的林钟商(木兰花)是指宴会上的女子,她的形象并没有具体描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受和思念来表达。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将诗人对木兰花的深情表达出来。诗人在宴会上看到了许多好人,但他的目光始终固定在木兰花身上,十二栏杆似乎成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纽带。帘子的重与金屋晚的形容,暗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担忧和对分别的不舍。回到家中,他内心的痛苦和多情之情无法消散,只能在醉酒时稍微获得一些缓解,仿佛看到了木兰花的身影。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木兰花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汉月生辽海,朣胧出半晖。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适远能忘别,冲行敢惮泥。野航初唤渡,茅屋正啼鸡。雨后妨梅步,风前对竹题。因公动高兴,忆我旧幽栖。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一叶飘丹,乾坤独露。万缘泯迹,法界全彰。沩山水牯牛,大雄白额虎。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虽然借路经过,拶著扶篱摸壁。
未许同交死,全身报国仇。太阿飞出匣,欲取贾充头。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