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盛。
予时移病在告,继而君美御使以严韵见徵,勉为续貂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
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
龙山会君莫羡,爱绿*、影里到山庄。
*马长安清贵,留连春草池塘。
渊明肮脏傍门旁。
多病对秋香。
怅岁晚田荒,几多稂莠,**登场。
人间事,如意少,且同来、一笑共匡床。
寄谢牛山公子,何须挥涕残阳。
王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诗家鼎脔》卷上)。
《木兰花慢 宪台诸公九日登高墅远风台,侍御》是元代王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集之盛。予时移病在告,继而君美御使以严韵见徵,勉为续貂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龙山会君莫羡,爱绿、影里到山庄。马长安清贵,留连春草池塘。渊明肮脏傍门旁。多病对秋香。怅岁晚田荒,几多稂莠,登场。人间事,如意少,且同来、一笑共匡床。寄谢牛山公子,何须挥涕残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作者在高墅远风台上与诸公一同观赏雅集为主题。诗人王恽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通过身为侍御的君美御使的邀请,来到了远风台上,继续参与雅集活动。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文人雅集的热爱和对身体不适的抱怨。
诗中提到了龙山会,指的是高墅远风台,暗示了这里是雅集的聚会场所。王恽称呼诸公为君,表示对他们的尊敬。他表达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兴致,将自己的身体不适暂时抛诸脑后,专心享受佳节和雅集的乐趣。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马长安,这是指马长安山庄,意味着他欣赏山庄中春草池塘的美景,并与其留连不舍。渊明指的是诗人谢灵运,他肮脏的样子出现在门旁,这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多病的抱怨。对于秋香,诗人感到无奈和怅惋。
诗的结尾表达了对人间喜事的少有和与众人一同欢笑的心情。通过寄谢牛山公子的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祝福,提醒他不必为残阳而伤感。
这首诗以描绘文人雅集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雅集的热爱和对身体不适的抱怨。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和隐喻的手法,以及对人情景物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在雅集中的愉悦和对世俗烦恼的抱怨,并以友情的寄托来展示作者的情感。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
六月泺阳天似水,月弓初上新弦。一篇来寿我同年。帝京贤牧守,人世妙神仙。年甲偶同人却别,我今早已华颠。羡君福禄正如川。印章金磊磊,阶树玉娟娟。
鄱阳风鼓浪千寻,彻底探穷不顾身。塔主连声呼莫莫,截流机峻恐惊人。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我友天下士,逝者八九人。非无新造交,亦有久故亲。可与共安利,未可同隐沦。欣然得一个,回首终醉辛。
自從游紫陌,谁肯隐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