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
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
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
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
当时种玉五云东。
露冷夜耕龙。
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
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木兰花慢》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
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
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
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
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
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
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寞而怀旧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诗中的主题主要围绕着人生的短暂和变迁以及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展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的芙蓉、玉佩、秋风、柳树、云彩、月亮、钟声等意象,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诗中的主人公木兰与时人共度时光,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农田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纯朴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念及未曾采摘的琼蔬和农田的辛勤耕作,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寂寞和隐居的孤独,通过梦中听到的帝乐,更加强调了对过去荣华富贵的记忆和对现实的对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它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下列群山谷万道,霞瑞重重绝项高。独判天涯第一□,洞天深影无人□。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公子年时尚奇伟,大剑横腰发冲起。自言学道晚有得,心静无波古潭水。平戎万卷喑不吐,蟠向胸中作宫徵。眼明惯识峄阳材,手制教成古绿绮。人生会费几两屐,巧处才容一张纸。许多黑瘦肯忍饥,枵腹悲鸣聒人耳。公子公子赠我来,明珠白璧遭沉埋。我家老马解仰秣,渠家煮鹤充枯柴。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