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木兰花》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木兰花》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
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
只怕有肠无处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即夜幕降临时的江城。诗人通过描述江城的阴暗天空、小院中弥漫的春意,以及一种无法言喻的悲愤情绪,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江城夜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情感和思考。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阴阴云日江城晚。" 这句描述了夜幕降临时江城的景象,云层笼罩着太阳,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这里的景物描写为后面的情感铺垫。

2. "小院回廊春已满。"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小院和回廊中,春意盎然。与前句的阴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后面情感的矛盾和复杂。

3. "谁教言语似鹂黄," 这句表达了诗人语言无法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无奈之情。诗人感到自己的言语像黄鹂一样美妙动听,但却无法抒发内心的千万怨愤。

4. "深闭玉笼千万怨。" 这句深化了前一句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怨愤比喻为被深深封闭在玉笼中的千万只鸟儿。这里的玉笼象征着束缚和禁锢,诗人的情感无法得到宣泄和解脱。

5. "蓬莱易到人难见。" 这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蓬莱是传说中仙境的代称,虽然它美好诱人,但对普通人来说却难以到达。

6. "香火无凭空有愿。"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信仰和虔诚,诗人虽无法亲临香火的地方,但他的祈愿和希望却始终存在。

7. "不辞歌里断人肠," 这句用歌声来比喻自己的诗词,意味着诗人的作品充满了悲愤和辛酸,能够触动人心,令人感到痛心。

8. "只怕有肠无处断。"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忧虑,他担心即使他的诗词引起共鸣,但读者们却没有地方可以将他们的悲伤和苦痛断绝。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诗人感到自己的言语无法真实表达内心的怨愤,被束缚在玉笼中的千万只鸟儿象征着无法解脱的苦痛。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信仰和祈愿的执着,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迷茫。诗词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活、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 《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 《小舟航湖夜归书触目》

    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茫然不辨身何处,犹喜东南见塔灯。

  • 《次韵方教采芹亭》

    手劚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 《浣溪沙(和前韵)》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翠鬟聊著小诗缠。

  •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主

  • 《谒金门》

    银漏滴。午夜平康巷陌。双掩兽环人语寂。余香无处觅。回首旧游踪迹。绀碧染衣犹湿。一饷沈吟谁会得。月明春店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