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暮秋》

看著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
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暮秋》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看着墙西的太阳再次下山,
走过回廊来到深深的戟门。
乌鸦栖息的树上一片寂静,
小玉背着夜衣铺在床上。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墙西代表夕阳西下,暮秋的时刻。诗人踱步在回廊上,看着太阳沉下地平线。戟门是古代宫殿门前的大门,也象征着秋天的深沉和肃穆。

诗中的“栖乌满树声声绝”描绘了寂静的秋天,乌鸦栖息在树上,一片宁静。这也可能暗喻诗人自己,孤独而寂寞。

最后两句诗中的“小玉上床铺夜衾”则描写了晚上的场景。小玉是诗中的女子,她正在铺床上的夜衣,准备睡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秋天傍晚的宁静和寂静。渲染出一种深沉、肃穆的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情绪。整首诗意境高远,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 《鉴湖晚望》

    新霜脱衰叶,寒日下疏蓬。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

  • 《和臧奎秋夜书怀》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 《十三日饮俞园昌甫斯远彦章毕至》

    忽尔严冬设脍,更于晴日观梅。人道荒寻邂逅。我忻良集而来。

  • 《海棠次苏子瞻韵》

    海棠别得一风光,恨不生香转曲廊。春睡太真困未足,胭脂露冷湿红妆。

  • 《七夕》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 《西州即事》

    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山吞残日没,水挟断云流。灯影深村夜,钟声古寺秋。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