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牧童》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作者介绍

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歷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爲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謚元公,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爲底本,校以清干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牧童》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风吹着牧童放牛上长坡,
谁能理解这阿童的乐趣之多。
归途上转过牛背鞭子,
笛声吹奏出太平时代之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牧童在东风吹拂下带着牛群放牧的场景。牧童的欢乐和乐趣无法被他人所理解,他们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奔跑。当他们驱赶着牛群归家时,牧童吹奏的笛声唤起了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童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纯真的赞美,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以下是赏析的几个要点:

1. 自然与纯真:诗中的牧童代表了自然和纯真的力量,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放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的乐趣和欢乐无法被世俗所理解,展示了天真纯朴的生活态度。

2. 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的笛声吹奏出太平时代的歌曲,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平、安宁的向往。这种向往体现了周敦颐对社会和谐与人们安居乐业的渴望。

3. 表现技巧: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牧童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奔跑,与社会的繁杂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笛声吹奏出太平时代的歌曲,使诗中展示了理想化的社会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牧童与自然的和谐、纯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自然纯真之美的称颂。

  • 《李万州挽诗》

    仙李来南日,熙宁去国人。一身辞赤芾,四世尚朱轮。桑梓推前辈,葭莩接世姻。伤心挽耆旧,不独为情亲。

  • 《许倅索和篇复次前韵》

    十分春色在隣家,我独伤心感物华。君若此时辞痛饮,也应辜负后园花。

  • 《寒士吟》

    小贪咂蚊蝇,大贪噬豺狼。此类殊不少,毒虐纷披猖。独彼寒士者,自身无衣裳。唧唧如蟋蟀,与人忧雪霜。平生谨绳墨,丝铢较词章。寒士苟无命,低垂困名场。风尘一以起,盗贼腰金章。寒士但忍饿,颜色无晶光。豹胎紫驼峰,不到寒士肠。斧碪斫将相,寒士亦不忙。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戍垒儿郎意气雄,群腰刀斧薄榛丛。寻真亭仆长松少,礼斗坛荒苦竹空。菜色可怜穷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存亡得丧知何极,天地悠悠感慨中。

  • 《西楼》

    千峰寒淡煦冬曦,信美徒伤楚客词。柏上素禽当韵友,橘梢苍鼠胜偷儿。鹑衣负汲朝衙后,鸠语凌檐待雪时。一事关心行马外,环城流水缘杨丝。

  • 《新亭》

    满目江山异洛阳,昔人何必重悲伤。倘能戮力扶王室,当自新亭复故乡。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