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牯老行步稳,蓑郎痴歌笑繁。
物外初无尘滓,胸中别有丘园。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牧童》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牯老行步稳,
蓑郎痴歌笑繁。
物外初无尘滓,
胸中别有丘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老的水牯(指河畔牧童),他步履稳定地走在河边。他是一个穿着蓑衣的牧童,他充满着天真痴迷的歌声和欢笑。他的心灵纯净无尘,不受外界物质的干扰,内心却有着一片独特的丘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牧童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纯朴、自由、天然的生活状态。水牯老行步稳,描述了牧童在河边行走的平稳和从容。蓑郎痴歌笑繁,表现了牧童欢快歌唱和笑声的繁荣。诗中的牧童不受尘滓的侵扰,物外初无尘滓,显示了他的心境清净,超脱尘世纷扰,保持着纯真的本性。胸中别有丘园,则暗示了他内心中存在着一个别具一格的世界,有一片宁静美好的精神园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牧童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纯粹的内心境界的向往。释正觉以简练的语言和直接的笔触,创造出了一个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与心灵的契合。这首诗词在表达简洁明了的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引发人们对生活本质和内心世界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精神追求。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似悯雨求。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吴蚕老後。
闻师遭遇善知识,布衲时闻罗绮香。照管为他肯景转,投胎托舍没思量。
江浙相望半月程,燕云万里重行行。向多临水登山赋,不尽还家去国情。三入换来金印大,三归赢得彩衣明。东湖何似西湖好,且对梅花捧寿觥。
游锡遍他方,归休静默堂。孤吟时有得,诸念若为忘。删竹减庭翠,煮茶生野香。云山莫腾诮,心地本清凉。
身在逍遥境,开庵寓此身。红尘不到处,白日独閒人。月满云月夜,花留玉洞春。坐中无俗客,猿鹤故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