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纳凉》

靡靡春事退,寂寂夏日长。
日日骑马归,卧此北户凉。
官事幸休逸,甘为白头郎。
朝出暮还家,悠悠愧路旁。
所欣药物灵,颇觉疾病康。
幸免三已愠,敢希五馈浆。
难堪七有余,不过三已尝。
呼儿且粝食,贫固士之常。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纳凉》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夏日的清凉之地度过时光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靡靡春事退,寂寂夏日长。
日日骑马归,卧此北户凉。
官事幸休逸,甘为白头郎。
朝出暮还家,悠悠愧路旁。
所欣药物灵,颇觉疾病康。
幸免三已愠,敢希五馈浆。
难堪七有余,不过三已尝。
呼儿且粝食,贫固士之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诗的前两句“靡靡春事退,寂寂夏日长”描绘了春天的繁忙渐渐过去,夏天的日子变得漫长而寂静。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每天骑马回家,躺在北户凉爽的地方休息。作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愿意甘愿做一个普通的白头郎,过上宁静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对药物的欣赏,认为药物的灵效使他感到身体的康健。他庆幸自己能够避免一些烦恼和愤怒,但仍然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物质上的满足。最后两句“呼儿且粝食,贫固士之常”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接受和理解,认为贫困是士人常有的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自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和对贫困生活的接受态度。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

  • 《野堂》

    姓名无复世人闻,静处何妨独策勋。久矣不堪东阁客,归哉无媿北山文。横林霜近有丹叶,平野雨余多断云。更喜鸬鹚来渐熟,一溪烟水与中分。

  •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 《杂兴》

    粟无人馈方差快,门有僧敲未绝幽。岂是耄荒深绝物,从来不惯惹闲愁。

  •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 《生查子》

    一岁会盘洲,月月生查子。弟劝复兄酬,举案灯花喜。曲终人半酣,添酒留罗绮。车马不须喧,且听三更未。

  • 《入桐江》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