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林上月,潇洒故人情。
铃阁人何事,莲塘晓独行。
衣沾竹露爽,茶对石泉清。
鼓吹前贤薄,群蛙试一鸣。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南池晨望》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在南池(指景山附近的水塘)的景色和情感。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起来林上月,潇洒故人情。
铃阁人何事,莲塘晓独行。
衣沾竹露爽,茶对石泉清。
鼓吹前贤薄,群蛙试一鸣。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时分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南池的林中,欣赏着高悬的月亮,感受到了故人之间的自由自在的情谊。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莲塘之旁,观赏着清晨的景色。他的衣衫上沾满了竹叶上的露水,清凉宜人。他在石泉旁品茗,清泉使茶味更加清新。诗人感叹说,古代的贤人的声名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忽视,而那些无足轻重的青蛙也渴望试着发出一声鸣叫,表达自己的存在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林中的月亮、莲塘、竹叶露水和石泉等景物,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好。诗中的"潇洒故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和对故人的祝愿。最后两句"鼓吹前贤薄,群蛙试一鸣"则以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们对古代贤人的忽视的感慨。通过这些描写和表达,诗人展示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敏感,以及对友谊和历史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南池晨望》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感受,并向读者展示了美好而深刻的意境。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用尽四时周一岁,唯春能见好花开。十千买酒未为贵,既去红芳岂再来。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方今太平君,戒欹如持盈。乞言用龟监,履德均权衡。庶民虽惷愚,一或非所营。视之如己内,涂污千仞坑。是用选贤德,告戒敷至诚。曰虽一人良,万邦咸以贞。尚赖尔庶牧,裨朕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