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
轻盈红脸小腰身。
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最清新。
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
轻盈红脸小腰身。
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最清新。
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中文译文:
漂亮的发髻像螺旋般盘绕,头上戴着轻盈的红色头巾。
面容红润秀丽,腰身纤细轻盈。
舞拍子鼓声时而催促花拍,展现出精神的斗志。
空旷处,轻盈的红色停歇,和风轻柔地拂过垂柳,如约的春天。
才情如蓬山般最为清新。
胜过千锦缠头,共同珍藏着美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之一。这首诗以描绘女子出舞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和舞姿的动感。
诗中提到的"绀绾双蟠髻"和"云欹小偃巾"是对女子发髻和头巾的形象描写,绀绾指的是深蓝色的色彩,蟠髻即盘旋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头发的造型。云欹小偃巾则描述了头巾轻盈的样貌。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身材,红脸和小腰身都表现出她的美丽和娇小。
在描写女子舞蹈的过程中,诗中运用了叠鼓、花拍等形象描写,展现了舞姿的灵动和活力。叠鼓忽催花拍,形容鼓声和舞蹈的节奏相互呼应,展现出女子斗志昂扬的精神。
最后几句描绘了女子停下来的场景,"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表达了舞者在开阔的空地上轻盈地停歇,微风拂过,春天的气息弥漫。蓬山才调最清新一句,则赞美了舞者才情的出众,将其比喻为蓬山,充满清新的韵味。
最后两句"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则是对舞者美丽的赞美。缠头指的是盘绕在头上的丝巾,千锦形容丝巾的花纹华丽绚烂,共藏珍表示将其珍藏起来,将舞者的美丽与珍宝相提并论。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的美貌和舞姿的动感,通过对细节的把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舞者的身边,感受到她的婀娜身姿和动人魅力。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对舞者才情和美貌的赞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表现了苏轼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能力。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驿道芬菲春气柔,征蹄去去不容留。俯辞南国抠衣佩,直向端门拜冕旒。璧沼从知新训导,石渠旋复细刊雠。泽民致主渊源学,那或浮沉逐悲流。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覩。安得同宝镇,收藏在天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
于此吾忘我,从谁尺直寻。事来千万种,人有两三心。自守藩篱小,犹能井臼任。过时虽不采,吾与菊花斟。
才高秖合住蓬瀛,步武优游地望清。何事尘埃久京国,却衡雨雪向边城。军书落笔千毫秃,谈席挥犀四座倾。早晚封章来荐鹗,一鸣从此使人惊。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