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南歌子(仲弥性席上)》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
使君才具合经纶。
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
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
举杯相属莫辞频。
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宋代张孝祥的《南歌子(仲弥性席上)》。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
使君才具合经纶。
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
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
举杯相属莫辞频。
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仲弥性席上的心情和思绪。诗人曾经到过蕲州,那里的人们都在谈论着使君(指官员)。使君才华出众,非常擅长处理政务。作者在边城做了一些小试验,早晚观察星辰的运行。佳节重阳即将来临,午夜时分唱起了新的清歌。大家举起酒杯相互陪伴,不要频繁辞别。将来的日子里,思念之情会如行人般远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性席上的闲适情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使君才能的赞美和对行人身份的思念。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先,诗人曾到过蕲州,蕲州人都在谈论使君,说明使君在当地享有盛名。使君被描绘为具有才华和善于管理的官员,他的才能合乎经纶之道,为人所称道。

其次,诗人在边城进行了一些小试验,观察早晚的星辰运行,显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宇宙的思考。

接着,诗人提到佳节重阳即将来临,夜晚唱起新的清歌。这里的佳节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作者在午夜时分唱歌,展示了他独特的情感和对节日的热爱。

最后,诗人举起酒杯,希望大家相互陪伴,不要频繁辞别。这种饮酒赋诗、相互交流的场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情谊。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官员才能、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关注。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行人身份的思念之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沉黎四首》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 《听颖师琴歌》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 《秋思绝句》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 《仙水归程》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 《凤凰山》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 《梅花绝句》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