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千年会,腥膻四海空。
商周终愧德,唐汉敢论功。
凤历归真统,龙山绕旧宫。
秋风霸陵树,落日鼎湖弓。
万国讴歌在,余生覆载中。
小臣瞻拜地,江汉亦朝东。
《南京谒孝陵有述》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礼乐千年会,腥膻四海空。
商周终愧德,唐汉敢论功。
凤历归真统,龙山绕旧宫。
秋风霸陵树,落日鼎湖弓。
万国讴歌在,余生覆载中。
小臣瞻拜地,江汉亦朝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南京孝陵的访问之情。他感叹礼乐之美已经传承了千年,但腥膻之气却充斥四方,意味着社会道德的沦丧和时代的变迁。作者提到商周时期已经对德行感到惭愧,而唐汉时期则敢于谈论功绩,显露了对历史的敬佩和对辉煌时代的向往。
诗中还描绘了南京孝陵的壮丽景观。凤历代表着君主的象征,归真统则指的是君主的归位,龙山绕旧宫则形容孝陵所在的地势高耸,宛如环绕古宫一般。秋风吹拂下的陵墓上的树木屹立不倒,夕阳下的鼎湖弓则映照出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色。
最后两句表达了万国的歌颂和作者个人的心境。万国讴歌说明南京孝陵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世界的佳话。余生覆载中表示作者将以此为荣,终身怀揣。而作者自谦为小臣,虔诚地朝拜地下,同时也表达了对江汉地区的景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南京孝陵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古代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礼乐传统的珍视和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南京孝陵景观,以及对万国歌颂的描写,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影响力。
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凤、龙、秋风、夕阳等,使诗意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遗产的敬重。
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作者对南京孝陵的热爱和景仰之情,又蕴含了对礼乐传统、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反思。它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也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论文敩学两髫年,访旧同来雪上颠。我步鲤庭心欲折,公登龙坂足何缘。后凋尚喜无双士,不韡真惭大少连。桂楫又浮湘水去,家山回首共凄然。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虚情娇态恰似便蜜。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蓬莱路,彩云端,
数雁横空送断霞,穷秋游子向天涯。泉甘野店黄梁酒,霜重荒原白菊花。满目动灰伤井邑,回头佳气恋京华。故人他日如寻我,试问云溪旧钓沙。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慧敏标弱龄,珪璋渺前期。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起居常若随,顾影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须臾忽澎湃,愁思若凄恻。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时事已凄凉,挽仰一今昔。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