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葛谒,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难老堂周元翁家》是一首宋代陈与义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南乌声和且都,
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
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葛谒,
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
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
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
五百年后公摩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周元翁的老人的生活情景。城南的乌鸦声音此起彼伏,我认识屋顶上的乌鸦。难老堂里有一樽酒,却不让霜雪沾染髭须。周元翁种植梓木,也用葛草作为礼物来拜访。周元翁向来以种植德行闻名。他将一切事物都托付给绳床,花竹相互陪伴,形成美好的景色。人生知足就是最大的富足,我曾经懊悔放弃了渔民的身份。我在素壁上题写的诗被蛇和蚯蚓所覆盖,五百年后,有人会轻轻抚摩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周元翁的生活境遇和他的人生态度。城南的乌鸦声,屋顶上的乌鸦,以及难老堂中的一樽酒等细节描绘了周元翁平凡而宁静的生活。他不让霜雪沾染髭须,表达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德的态度。周元翁种植梓木和用葛草作为礼物,展现了他对种植和德行的重视,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传统的敬畏之情。将一切事物托付给绳床,与花竹相互陪伴,表现出周元翁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人生知足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选择的懊悔。最后两句中,诗人将自己题写的诗与蛇和蚯蚓的覆盖进行对比,抒发了对自己创作的不朽追求。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周元翁的生活情景,融合了对自然、传统和人生的思考。它传达了一种宁静、满足和不朽的价值观,同时呈现出作者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和对艺术的追求。
禅翁笑拥两朱轮,麈尾蒲团付底人。千里讴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春风半道旌旗转,南国一番桃李新。莫把蹄涔留尺鲤,早令图画上麒麟。
悟来降,我相街前乞八。**地、似痴如黠。万缘绝。净清中恣饮,刀圭烂醉,灵台皎洁,惺洒自然光滑。本无缺。玉炉金鼎内,黄芽白雪。真龙虎,绕幡关节。姹婴悦。把昆仑顶戴,冲开云雾,天无昼夜,长显一
春岸春风荻已芽。推排春事到芦花。只应推上鬓边华。投老未归真左计,久阴得霁且舒怀。红红白白有残葩。
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柳塘微雨。两两飞鸥来复去。倚遍重阑。人在碧云山外山。一春离怨。日照绮窗长几线。酒病情魔。两事春来无奈何。
上陌行初尽,严城立未开。人疑早朝去,客是远方来。伏奏徒将命,周行自引才。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