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南楼望雪》

夜月流瑶圃,春风满玉都。
篱疏先剥落,树密正模糊。
乱点横烟鴈,惊啼失木乌。
醉魂方浩荡,风袖不支梧。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南楼望雪》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的月光洒满了瑶圃,春风吹满了玉都。篱笆稀疏的地方先剥落,树木密集的地方正模糊。乱点的横烟中有飞翔的雁,惊叫声中有迷失的乌鸦。醉魂在这广阔的世界中自由飘荡,风袖却无法支撑起梧桐树。

诗意:
《南楼望雪》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诗中的夜月和春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篱笆和树木则代表着现实世界的变化和模糊不清。诗人通过描述乱点的横烟中的雁和惊叫的乌鸦,表达了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困惑的感受。最后,诗人以醉魂自由飘荡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向往,但又感叹风袖无法支撑起梧桐树,暗示了现实中的限制和挫折。

赏析:
《南楼望雪》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夜月和春风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而篱笆和树木的变化则传递了一种无常和模糊的情绪。诗人通过乱点的横烟中的雁和惊叫的乌鸦,表达了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困惑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最后,诗人以醉魂自由飘荡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但又感叹现实的限制和挫折。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总体而言,《南楼望雪》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范成大作为宋代文学家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洞察力。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范成大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 《梅花 十二》

    庭院春日迟,风回翠鸾舞。谁倚玉阑干?摇动燕脂雨。

  •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俗情如絮已泥沾,因病偷闲意属厌。鹏鷃相安无可笑,熊鱼自古不容兼。灰藏榾柮多时暖,雪压蔓菁满意甜。温饱闭门吾事办,异时书判指如签。

  • 《道民金氏居》

    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桑麻唐社门,鸡犬晋桃源。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二》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垧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共城十吟·其二曰春郊闲步》

    病起复惊春,携筇看野新。水边逢钓者,垅上见耕人。访彼形容苦,酬予家业贫。自惭功济力,未得遂生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