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南徐道中》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
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
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
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南徐道中》
作者:范成大(宋代)

生憎行路与心违,
又逐孤帆擘浪飞。
吴岫涌云穿望眼,
楚江浮月冷征衣。

长歌悲似垂垂泪,
短梦纷如草草归。
若有一廛供闭户,
肯将篾舫换柴扉!

中文译文:
不幸的是,行路与内心的愿望相背离,
再次追逐独木舟驶过波浪飞行。
吴山的峰岭云雾腾起,穿透了眼帘,
楚江上的月亮寒冷地映照着征衣。

悲伤的长歌像是泪水一滴滴流淌,
短暂的梦境像是匆匆的归途。
如果有一座小屋提供避难之所,
愿意用藤船换取木门!

诗意和赏析:
《南徐道中》是范成大的一首宋词,通过描绘行旅中的景色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愁苦。

诗的开篇写道“生憎行路与心违”,诗人在旅途中与自己的内心愿望发生了冲突,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接着,“又逐孤帆擘浪飞”,诗人以孤独的航行形象,表达了他在风波中孤独奋进的心境。

下一句“吴岫涌云穿望眼”,描绘了吴山的峰岭云雾缭绕的景色,给人以迷离的感觉。紧接着,“楚江浮月冷征衣”,以江上的冷月映照着行旅者的征衣,衬托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后两句“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通过对长歌和短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苍凉。最后两句“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诗人希望能有一座小屋提供避难之所,愿意用简陋的藤船换取木门,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基础,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社会和现实中的矛盾与思考。

  •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地野人》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 《鸣筝曲》

    断虹落屏山,斜雁著行安。钉铃双啄木,错落千珠柈。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 《和津喜雪二首》

    我爱平湖绕碧山,山光倒碧到樽前。同云何事迷千嶂,飞雪俄然蔽一川。纵使玉楼从地涌,便教银阙与天连。到头幻化非真实,争似湖山耐岁年。

  • 《送日本国觉阿金庆二禅人游天台》

    佛子亲从日本来,人天随步叹奇哉。一机拶出金牛舞,千圣当头正眼开。

  •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 《题陈宗元立斋》

    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机。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流年鼎鼎三十余,古人有立君可无。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