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拟古八首》

同根一味草,时命嗟异遇。
风月芳香合,两地隔周楚。
尔生麟趾家,朝夕沐玉露。
我在云梦林,百草相蒙妒。
白璧终不缁,恂恂亦良苦。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诗词:《拟古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普

同根一味草,时命嗟异遇。
风月芳香合,两地隔周楚。
尔生麟趾家,朝夕沐玉露。
我在云梦林,百草相蒙妒。
白璧终不缁,恂恂亦良苦。

中文译文:
相同的根,一味的草,时运命运啊,可叹我们的遭遇多么异样。
风月芬芳融合,可惜我们被周楚两地隔离。
你生在麟趾之家,每天都沐浴着珍贵的玉露。
而我却在云梦林中,百草都对我心生妒忌。
白色的玉璧终究不会变黑,你的纯洁也同样受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普的《拟古八首》之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命运和处境,展现了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绪。

首先,诗中表达了同样是一种草,却有着不同命运的比喻。诗人用同根一味草来形容自己和他人,暗示着我们都是同一世界的生命,但却因为时运的不同而有着截然不同的遭遇。

其次,诗中描述了诗人与他人的差距。风月芳香合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和境遇相结合,但他们却因为地理距离而无法在一起。"两地隔周楚"暗示了他们被周楚两地分隔,无法实现心灵的交流和相聚。

然后,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他人命运的羡慕和自己处境的无奈。诗人描述了他人生在麟趾之家,每天都能享受到珍贵的玉露,而自己却在云梦林中,被百草所妒忌。这表达了诗人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和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诗人以"白璧终不缁,恂恂亦良苦"作为结尾。白璧终不缁表示纯洁的东西不会被玷污,而"恂恂亦良苦"则表达了纯洁之人也同样会受苦。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和他人命运的无奈和痛苦,纯洁的心灵也并不一定能够摆脱困境和磨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身和他人境遇的对比,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诗人以悲凉的情绪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痛苦的体悟,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抒发。

  • 《黄河泛舟》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 《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读书无与如,日夕友猿狙。喜悦深交至,参同未画初。语边惊鬼魅,句里得真儒。兹事忘来久,因君又起予。

  • 《菩萨蛮》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 《钱塘歌》

    钱塘江上龙光死,钱王宫阙今如此。白发宫娃作远游,漠漠平沙千万里。西北高楼白云齐,欲落未落日已低。古人不见今人去,江水东流乌夜啼。

  • 《西江月》

    药产西南坤地,金丹只此根宗。学人著意细推穷。妙绝无过真种。了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执文泥象岂能通。恰似哑人谈梦。

  •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