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我二百年,世道犹小康。
鸣銮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济济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荐天浆。
鸡犬亦可仙,岂徒寿天生。
茂陵无仙骨,上帝下巫阳。
群仙返玉京,万事争苍黄。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拟古八首》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我二百年,世道犹小康。
鸣銮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济济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荐天浆。
鸡犬亦可仙,岂徒寿天生。
茂陵无仙骨,上帝下巫阳。
群仙返玉京,万事争苍黄。
诗意:
这首诗词以古代仙人和神仙为主题,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和对世道的思考。诗人陈普通过描绘仙人的神奇形象和仙境的景象,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他认为,即使普通人也有可能成为仙人,寿命不仅仅取决于天生,而是可以通过修炼和追求道义来获得。诗人还提到了茂陵和巫山,这些地方传说中有仙人的存在,暗示了仙人与人间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普对仙人和仙境的幻想和向往。他通过运用描写性的语言和形象,创造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提到的紫霄、柏梁、青霞衣和白霓裳等词语,都是与仙境相关的形象,给人以神秘而超凡的感觉。诗人以兢兢奉玄道、拳拳荐天浆的形容词语,强调了追求仙人之道的刻苦和虔诚。并且诗人还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成为仙人并不仅仅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努力和修炼来实现。最后,诗人提到了茂陵和巫山,这些地方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表达了仙人与人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仙境和仙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仙人生活和追求的向往,并传达了修炼和追求道义的重要性。它展现了陈普对仙人和人间的思考,给人以一种超然而又虔诚的感觉,引发人们对仙境和仙人的遐想和思考。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忆昨鬓毛殊未白,斑斑已复见于诗。天公嫌汝底相耗,故遣齐生不待衰。
乃翁治狱多阴德,之子论文有古风。尊俎祗容吾党共,衣冠能得几家同。书林有业何妨隐,徭籍无名莫怨穷。百岁相期今夕意,赖君咳唾起诸童。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缭绕西南隅,鸟声转幽静。秀公今不在,独礼高僧影。林下器未收,何人适煮茗。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