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
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
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
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失志难作福,
得势易造罪。
苦即念快乐,
乐即生贪爱。
无苦亦无乐,
无明亦无昧。
不属三界中,
亦非三界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思考和观察。诗中探讨了人们在面对不同境遇时的心态和行为。作者认为,当一个人失去志向时,很难获得福祉;而当一个人得到权势时,很容易犯罪过错。他指出苦难之中也能寻得快乐,而快乐之中也会滋生贪婪和爱欲。然而,无苦无乐,无明无昧。这里的无苦无乐是指人们超越对苦乐的追求,不受其束缚;无明无昧则是指人们超越对真理的追求,不受糊涂困扰。最后,作者指出这种境界不属于三界之中(指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不属于三界之外。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他通过对失志、得势、苦乐等对立面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常之外的境界。诗中的"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反映了人们在逆境和顺境中的不同表现,同时也暗示了权力对人性的影响。作者认为苦难之中存在着快乐,乐趣之中又隐藏着贪婪和欲望,呼应了佛教中的苦乐观念。最后,他指出真正的境界超越了对苦乐和真理的追求,超越了三界的框架,暗示了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人性、命运和境界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

  • 《工部发引日属伤足卧疾不遂执绋》

    子春伤足日,况有寝门哀。元伯归全去,无由白马来。笳箫里巷咽,龟筮墓田开。片石潺湲泪,含悲叙史才。

  • 《卧云》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 《禾川归途》

    天亦寒痴日易曛,客情暗暗似春云。不知细雨止还作,自倚篮舆看水纹。

  • 《白石洞》

    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夜坛星斗近,秋阁洞天寒。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阑。降魔孤剑在,却并御书安。

  •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