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霓裳中序第一》

一规古蟾魄。
瞥过宣和几春色。
知那个、柳松花怯。
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龙章凤刻。
是如何、儿女消得。
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
古今难别。
幸相从、蓟门仙客。
萧然林下秋叶。
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倾国。
赢得痴铜旧画。
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

作者介绍

詹玉(生卒年不详)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人。至元间历除翰林应奉、集贤学士,为桑哥党羽。桑歌败,为崔劾罢(见《元史。崔传》)。著有《天游词》一卷。主要作品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汉宫春》《桂枝香》《多丽》《三姝媚》《渡江云》等。

作品评述

《霓裳中序第一·一规古蟾魄》是宋代詹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规古蟾魄。
瞥过宣和几春色。
知那个、柳松花怯。
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龙章凤刻。
是如何、儿女消得。
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
古今难别。
幸相从、蓟门仙客。
萧然林下秋叶。
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倾国。
赢得痴铜旧画。
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景象,情景如在人们眼前。它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通过细腻而独特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古典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首句“一规古蟾魄”,以诗人的视角瞥见了历史的长河。接着,诗人回忆起宣和年间的春色,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描绘柳松花的时候,表达了它们对光阴的无力感。

诗中提到玉团香、涂云抹月、龙章凤刻等意象,描绘了古代文化的繁华和精美。这些意象暗示了人事易逝,兴亡无常的主题。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爱情和美的追求。诗人借用佳人已倾国、赢得痴铜旧画等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兴衰事物的思考。

最后两句“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引发了对兴衰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询问道人是否了解兴衰之理,如果了解,即使见到了这一切,也会变得苍老。

整首诗描绘了光阴易逝、兴衰无常的主题,通过对古代文化和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深沉的诗意和细腻的描写使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 《小舟航湖夜归书触目》

    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茫然不辨身何处,犹喜东南见塔灯。

  • 《次韵方教采芹亭》

    手劚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 《浣溪沙(和前韵)》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翠鬟聊著小诗缠。

  •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主

  • 《谒金门》

    银漏滴。午夜平康巷陌。双掩兽环人语寂。余香无处觅。回首旧游踪迹。绀碧染衣犹湿。一饷沈吟谁会得。月明春店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