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第 426 页[①]榆关:或称榆塞,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东。这里代指通往南方的关口。汉使:汉朝的使臣,这里代指南朝的使者。这两句是说,通往南朝的音信已经断绝了,使臣也没有来往了。
第 426 页[②]胡笳、羌笛:都是北方民族的乐器。这两句是说,自己听到胡笳之声而落泪,听到羌笛之声而悲伤。
第 426 页[③]纤腰:细腰。素:束腰的白绢。横波:指眼睛。这两句是说,腰围减细、身体已经消瘦,眼睛也哭坏了。
第 426 页[④]恨心:指离恨。红颜:指青春。这两句是说,自己有无穷无尽的离愁别恨,忧能伤人,青春的年华也没有多少了。
第 426 页[⑤]精卫填海:相传炎帝的女儿溺死于东海之中,心恨不已,化为精卫鸟,口衔西山的木石,企图填平东海。故事见《山海经·北山经》。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回不去了,但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这样的志愿:以枯木填海,用青山断河。
【说明】
本篇原列第七首。
这首诗是写自己羁留北方之后,梁朝的消息再也听不到了。寄居异地,无以为欢,身心俱病,抱恨无穷,但又仿佛仍然抱着一种朦胧的报国还乡的希望和幻想。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送君去作江湖客,我亦心飞逐海鸦。有竹有梅须歇舫,可诗可酒便为家。秦楼夜月听传曲,辇路春风看卖花。吊古须瞻岳王墓,留题好句入栖霞。
五杂俎,绶若若。往复来,大车铎。不得已,去丘壑。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国破无家信,天秋有雁群。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大叶与劲干,簇萼密自宜。图出帝宫树,耸向白玉墀。高绝不近俗,直许天人窥。今植郡庭中,根远未可移。但欣东风来,不恨和煦迟。山禽勿蹙踏,蜂蝶休掇之。昔闻韩吏部,为尔作好诗。爱阴无纤穿,就阴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