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阳云台。
重云久未开。
鸡鸣楚地尽。
鹤唳秦军来。
罗梁犹下礌。
杨排久飞灰。
出门车轴折。
吾王不复回。
《拟咏怀诗 二七》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咏怀诗 二七
被甲阳云台。
重云久未开。
鸡鸣楚地尽。
鹤唳秦军来。
罗梁犹下礌。
杨排久飞灰。
出门车轴折。
吾王不复回。
译文:
身披铠甲立于阳云台。
沉重的云层长时间未散开。
鸡鸣声已传遍楚地。
鹤唳声响起,秦军来犯。
华丽的梁子桥仍横在江上。
高大的杨柳已经变成飞扬的尘土。
出门时车轴折断。
我们的君王再也不会回来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庾信对国家动荡和君王命运的忧虑和怀念之情。阳云台是一座高台,被甲指的是身披战甲的士兵,暗示着战争的存在。重重的云层遮挡了阳光,象征着黑暗和不安。鸡鸣楚地尽,鹤唳秦军来,反映了战乱频繁、国家不安定的局面。罗梁和杨排是两座桥的名字,它们的破损和飞扬的尘土象征着国家的破败和战火的蔓延。而出门时车轴折断,暗示着君王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国家已经无法恢复往日的繁荣。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北朝时期的乱世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君王命运的忧虑和无奈。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层、鸡鸣、鹤唳等自然现象与战乱、国家动荡相联系,形象地表现了战乱时期的混乱和不安。同时,通过描写桥梁和车轴的破损,表达了国家的破败和无法恢复的悲凉氛围。整首诗词情绪沉郁,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它展示了庾信对乱世苦难的深刻触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失去的君王的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寂寂云根锁昼扉,绿痕春暖上苔衣。飞来黄鸟忽相问,看了几年花片飞。
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心事付盟鸥,年光占候蟲。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曰余不负丞,哦诗有新工。天意亦怜才,要施及物功。适此岁荐饥,旱气日蕴隆。雨应长官祈,犹未周四封。雁鹜抱文书,朋来立庭中。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洁齐走群望,精意
洞庭归去几何年,旱岁犹来泽我田。我访遗踪虽已泯,灵泉百尺尚依然。
梅发津亭壮,春随使节回。线多游子服,酒滴故人杯。钟送横江雨,车盘出峡雷。平生感知己,临别更徘徊。
小堂稳暖纸窗明,低幌围炉亦已成。日阅藏经忘岁月,时临阁帖杂真行。诗才退後愁酣战,酒量衰来喜细倾。从此过冬那复事,夜深时听雪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