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诗词:《念奴娇(端午酒边)》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中文译文:
雨帘高卷,看见榴花,应怪风流人变老。
虽然每年都有美好的节日,可惜心境却悄悄无声。
巧扇轻拂,香罗雪湿,曾经在梦中看过。
如今在溪边,欢乐的约定交给年轻人。
到处都是相互匹配的美眉,叫儿子扶着,把菖蒲送来微笑。
说着人生虽然能长寿百岁,可时间却有多少呢。
幸运的是清贫,何妨享受乐趣,将其谱写入瑶琴的调子。
杯杯酒满,这样的滋味谁能明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端午酒宴的画面。诗中首先描述了雨帘高卷,榴花盛开的景象,同时暗示了岁月的流转,风流的人也逐渐变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慨,虽然每年都有佳节,但内心却无法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诗中提到了巧扇、香罗、雪湿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曾经在梦中看到的美好景象。然后,诗人转向溪边的场景,描述了年轻人们的欢乐盟约,以及眉目秀丽的姑娘们和孩子们的欢笑场景。通过对年轻人欢乐的描绘,诗人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对比进行了思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虽然人生可以长寿百岁,但时间却是有限的。幸运的是,诗人珍惜清贫的状态,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并将这种心境融入到自己创作的瑶琴音乐之中。最后一句"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滋味的领悟,以及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整首诗词以端午酒宴为背景,通过对景物、人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的意境中,让人在欢乐与思考之间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陈著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