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人间天上。
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
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
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
正是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
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
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
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念奴娇(敬借老人灯韵为寿)》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人间天上。
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
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
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
正是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
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
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
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
诗意:
这首诗以咨夔的借老人灯韵为寿为题,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动意象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幻的感慨和思索。
赏析:
这首诗以光风霁月开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的"信行窝到处,人间天上"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和超脱感。"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则表达了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中出现的"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透和对功名富贵的淡然态度。"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则是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和超然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变化。"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则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态度。
最后几句"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则是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诗人在流转的岁月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和人生的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名利权势的冷静态度。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