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念奴娇(老人用僧仲殊韵咏荷花横披,谨和)》是一首宋代洪咨夔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老去的香山,正犹豫不决,离去或是留下归根。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独自站立,内心矛盾到让人心碎,如同在若耶溪边的女子一般。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水面下新装点,空中荷花散发着香气,斜阳映照着微风拂过的水面。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欲向人诉说心事,垂柳的凉荫处处可寻。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好似花丛中呼唤着船只,碧瓶中盛满了白酒,微茫中品味荷花心中的苦楚。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美好的月光如钩挂在天空,四方碧波隐约可见。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纯白的莲藕遇上了细丝,掰开莲花看见了薏米,枕簟凉爽如雨水。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一对宿鹭,陪伴着人们整夜倚立。
这首诗词以香山为背景,描述了老人对于去留的思考和内心的矛盾。诗中描绘了水面上的荷花、垂柳的清荫以及夜晚的月光和宿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老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词充满了忧郁和凄美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离愁别绪。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朝暗杖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