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回首,叹山河国破,于今何有。
台上金仙空已去,零落逋梅苏柳。
双塔飞云,六桥流水,风景还依旧。
凤笙龙管,何人肠断重奏。
闻道凝碧池边,宫槐叶落,舞马衔杯酒。
旧恨春风吹不断,新恨重重还又。
燕子楼高,乐昌镜远,人比花枝瘦。
伤情万感。
暗沾啼血襟袖。
柴望(一二一二~一二八○),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江山(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间爲太学上舍生。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元旦日食,诏求直言,上《丙丁龟鑑》,忤时相意,诏下临安狱,临安尹赵与{?/?/心}疏救得免,放归。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授迪功郎,史馆国史编校。宋亡,与弟随亨、元亨、元彪遯迹江湖,称柴氏四隠。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九。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等,已佚。后人辑爲《秋堂集》二卷,收入《柴氏四隠集》。事见《柴氏四隠集》附录里人苏幼安所撰墓志及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 柴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隠集》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秋堂集》(简称秋堂集)。编爲一卷。
《念奴娇(山河)》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登上高山回首,叹息山河国家的破败,如今已是何去何从。金仙们已离开了台上,梅花和柳树零落凋零。双塔间飘动着云彩,六桥上流淌着水,风景依然美丽。凤笙和龙管的声音,谁还有心情去演奏。听说凝碧池边的宫槐树叶落下,舞马衔着酒杯。旧时的恨意被春风吹不散,新的仇恨层出不穷。燕子楼高耸,乐昌镜遥远,人比花枝更加消瘦。伤感和情思千万种,暗暗沾湿了泪血的衣袖。
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山河)》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亡和时光流转的悲凉之情。
诗中以"念奴娇"为题,暗示着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幸福的怀念。登高回首,作者感慨万分地叹息着山河国家的破败,表达了对旧时辉煌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台上的金仙已经离开,象征着国家的衰落和缺乏仙境的宏伟景象。梅花和柳树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如飞云、流水等,这些景物依然美丽,但已无法回到过去的辉煌。凤笙和龙管的声音不再响起,反映了国家的沦陷和文化的衰败。
诗中提到了凝碧池边的宫槐树叶落下,舞马衔着酒杯,这些细节描写了昔日宫廷文化的繁华,也让人感受到现实中的荒凉和失落。
最后的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旧恨和新恨的痛苦体验。旧时的恨意被春风吹不散,新的仇恨层出不穷,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痛苦。燕子楼高耸、乐昌镜遥远,人比花枝更加消瘦,描绘了现实中人们的困苦和疲惫。
整首诗词以哀怨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和时光流转的悲凉之情,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感人的情感。
抛了儒书读相书,却将冷眼看诸儒。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
头白高僧心已灰,石菖蒲长水蕉开。庄严茗事炉烟起,不用关防俗子来。
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卷绡幕。已怜池上歇芳菲,不念君恩坐摇落。世上荣华如转蓬,朝随阡陌暮云中。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长信宫,昭阳殿,春来歌舞妾自知,秋至帘栊君不见。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箫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徭役苦流滞,风波限溯洄。江流通地骨,山道绕天台。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已无。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
势似孤峰一片成,坐来疑有白云生。主人莫怪殷勤看,远客长怀旧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