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
载酒郊_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
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
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
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匝,不尽青青岸。
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
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
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歷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金人弔高宗丧,镗爲报谢使。还,除权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爲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念奴娇(上已日游北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京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
载酒郊外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
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
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
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匝,不尽青青岸。
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
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
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诗意:
《念奴娇(上已日游北湖)》描绘了诗人游览北湖的景色和感受。锦城城北的平湖如同西湖的西畔,使人感到亲切。在郊外举行修禊仪式,乘坐兰舟共同泛舟,品尝着美酒。麦田轻轻地泛黄,桤木林丛翠绿,让人陶醉于春光的晚霞。划船的歌声传出,飞鸥和鹭鸟被惊散。湖水涨满,山峦环绕,青青的岸边无法尽述其美。除了钱塘门外,这里才是真正的奇观所在。诗句吸引着游人,引领他们追随,陪伴着美好的客人,三年的游历成为了难以忘怀的留恋。这里承载着古今的痕迹,让人感叹时光的变迁,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北湖的美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感受。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麦垅的黄色与桤木林的绿色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春光的明媚。同时,通过描写湖水的涨潮和山峦的环绕,营造出宽广壮丽的景象,给人以开阔和豁达之感。诗人以水乡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游人和美景的互动,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其细腻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传递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留恋之情。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疏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阴。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绿鉴开还懒,红颜驻且难。相思谁可诉,时取旧书看。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後杏桃。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细揽群英入此亭,重开八叶付公门。无穷真意侵书架,不断清香对酒樽。由实又花花又实,看孙生子子生孙。主人不用平泉誓,自有根源六艺存。
出佛身积压,破和合僧。驴腮马颔,逞技矜能。堪笑灵山儿戏剧,聚头争看蜡人冰。
山人居白鹿,书洞有遗迹。为世作星凤,真堪慰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