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作者介绍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是宋代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景象。楚山上修竹茂盛,不受尘俗的热浪侵扰。诗人醉意正浓,欲要入眠,而他的伴侣带来了一枕清凉。诗中提到象牙和花藤做成的装饰,却无法真正体现童真的趣味。梅风吹拂着湿热的空气,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清贫生活感到心疼。他劝告朋友要相信在这样温暖的床上休息,会梦见美好的事物,并与秋天相遇。一个美丽的女子穿着翠绿的衣袖前来观赏,远处是模糊的风烟和广阔的田地。窗户上挂着蕉叶制成的纱帘,池塘中盛开的荷花,有一个特别留人的地方。此时诗人要归去,为了你而倾听秋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和谐。诗中的楚山修竹和清凉的枕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清凉爽朗的感觉。象牙和花藤的装饰象征着世俗的华丽与虚无,与竹榻的简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梅风吹来的湿热气息让人感到沉闷,诗人对朋友的清贫生活感到同情和忧虑。然而,诗人在最后鼓励朋友要相信梦境的美好,希望他能在梦里遇见秋天,寻找到心灵的慰藉。诗人描述了一位美丽的佳人来到诗人身边,共同欣赏美景,给整个诗篇注入了一丝温情。最后的秋雨象征着离别和寂寞,诗人要归去,但他仍愿意为了朋友留下来,倾听秋雨的声音。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以表达人情之感,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湘中杂咏十绝》

    舴艋轻轻载短蓑,苹花风急起沧波。凭谁唤取玄真子,更作湘中渔父歌。

  • 《续韦蟾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若非天夺去,岂复

  • 《暮春联句九首》

    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青嶂鹤仙返,白杨鸦夜讧。庭前双桂树,堂上六经丰。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移忠聊士诺,独善

  • 《多景楼》

    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

  • 《次昭觉圆老韵》

    丈室曾窥金锡光,汾阳宗绪故应长。不嫌俗子堪传授,更借馀波到乐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