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撚髭》

细撚寒髭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
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长心。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作品评述

《撚髭》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撚髭》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撚寒髭缕霜,
轻轻地拧起寒冷的胡须,上面沾满了霜露,
The poet gently twists his cold beard, covered in frost,

未须惆怅惜流光。
无需忧愁和悲叹岁月的流逝。
There is no need to lament the passing of time.

近山归鹭分明白,
靠近山脚,归去的白鹭显得清晰明亮,
The egrets returning near the mountains are distinct and bright,

过雨斜阳浅淡黄。
雨后的斜阳变得浅淡而黄。
The slanting sunlight after the rain appears pale and yellow.

春入桑榆花影瘦,
春天来到,桑树和夕阳下的花影变得瘦弱,
With the arrival of spring, the shadow of flowers beneath the mulberry trees grows slender,

门无车马草长心。
门前没有车马,只有长满草的心境。
No carriages or horses at the door, only a heart filled with overgrown grass.

暮年一卷参同契,
晚年间,一卷《参同契》使人心神安定,
In the twilight years, a volume of "Can Tong Qi" brings tranquility,

觅得安神不老方。
寻得安抚心神、不衰老的方法。
Finding a way to calm the mind and not grow old.

《撚髭》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冷髭、霜露、白鹭、斜阳等意象,以及诗人对门前景象的描绘,都展现了一种静谧、淡泊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暮年安神的追寻,传达了对内心平静与抚慰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的理解和对生命的领悟。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光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安宁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心境的刻画,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祥的氛围。整首诗词以诗人内心的体验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勾勒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令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平和与舒适。

这首诗词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内心宁静的深思。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运用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写作风格,以简练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深刻的诗意。

  • 《杂兴四首》

    秋衾薄薄换吴绫,灯焰无多一半青。却忆旧时荆楚岸,夜深风雨泊船听。

  • 《不睡四首》

    清愁无数暗相随,酒是渠雠也是媒。醉里不知何处嚲,等人醒後一时来。

  • 《谢韬光上人》

    上方清净无因住,唯愿他生得住持。只恐无生复无我,不知何处更逢师。

  •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 《江上四首》

    山头斫竹下作竿,系钩沉水坐岸观。饵微水浊鱼不干。栖迟终日或有得,归去犹可妻子欢。

  • 《少年行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