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何必送将归,落日高台意自悲。
一壑未容追法漫,三钟犹得饱支离。
黄花对客如相笑,白发寻人似有期。
时序不堪翻覆手,每逢佳处亦开眉。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凝碧晚望》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碧晚望
秋天来了,为何要送行归去呢?夕阳映照在高台上,我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悲伤起来。山谷里的景色无法容纳我的追思,而三杯酒却能满足我的寂寞。
黄花对着客人微笑,白发寻找着人却像是有着期限。时间的推移无法避免地改变了一切,每当遇到美好的事物时,我也会展露笑容。
诗意和赏析:
《凝碧晚望》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传递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诗词开篇以秋天作为背景,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情绪。诗人在高台上凝望夕阳,感叹秋天的来临,不舍得送别离开的人。他的心情逐渐变得悲伤,映照出内心的苍凉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以黄花和白发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黄花微笑着对客人表示欢迎,而白发则是寻找着已经离去的人,这里呈现了人生的变化和岁月的无情。诗人深知时光不可逆转,但他在面对美好的事物时,仍能展现出微笑和开朗的一面。
《凝碧晚望》以简约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对离别和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整首诗词在境界上凝练而深沉,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我老畏作病,杯酒久不持;读书寒雨中,比夕颇思之。呼童欲洗酌,顾以病自疑。清坐叹寂寞,痛饮愁淋漓。三爵醒醉间,此理当徐思。一掬琴高鱼,且复伴吾儿。
簷外云深雨合围,此行不叹始非。对君便是苏端过,把酒曾无御叔讥。红湿烟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了知未尽山阴兴,共作冲泥傍险归。
越绝孤城枕海湄,越王亭下景迟迟。云埋夏后藏书穴,草没秦皇颂德碑。凿齿未驯虞礼乐,戈船犹驻汉旌旗。春风淡荡吹杨柳,笑看吴钩有所思。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幽栖深绝地,静夜独宜僧。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冰。影收悬罟索,光息过船灯。独坐观心了,无由更小乘。
桥柱疏疏四寂然,亭前突出八鱼船。一声磔磔鸣榔起,惊出银刀跃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