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农家望晴》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作者介绍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作品评述

农家望晴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农家望晴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 《小园即事五首》

    投老诛茆水竹村,未论避谤且逃喧。屋低稳似于谁屋,园小贤于乐彼园。待小车来时上阁,有高轩过勿开门。蜗牛不晓虫鱼法,作意麻搽篆粉垣。

  • 《送寒岩归士》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 《初八夜遭绿林之祸因纪其事》

    夫子赋归与,田园欲把锄。春风吹故国,流水绕通衢。螮蝀吞沧海,蟾蜍食太虚。一灯深夜酒,呼子了残书。

  •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沁园春》

    孔盖霓旌,月佩云裳,人间女仙。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明朝最处,好是明年。戏舞称觞,一堂家庆,眼见儿孙曾又玄。奇绝处,看菱花白发,不改朱颜。当年。手种红莲。笑几度桑田沧海乾。想蟾胎炼就,紫皇灵药,龙髯飞坠,玉女云軿。青鸟重来,红霞俨在,一曲云和犹未闲。羞尘世

  • 《上文潞公生日》

    盛德元勋绝等伦,麟符虎节冠宗臣。灵椿上古身千载,一柱明堂力万钧。伐叛豹韬威尚凛,刊名金鼎铸来新。风谣四海占贤相,笑咏山川是主人。万里山河供气概,九秋鵰鹗入精神。光华稷契无穷誉,强健乔松不老身。坐锁熊罴瞻绣衮,燕居松鹤伴纶巾。只应便是神仙事,方丈蓬莱却未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