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农舍》

农舍虽云苦,君恩讵可忘?茧稠初满簇,麦熟已登场。
渺渺开村路,登登筑野塘。
但须时雨足,击壤咏时康。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农舍》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农舍虽云苦,
尽管农舍生活艰辛,

君恩讵可忘?
怎能忘记君主的恩德?

茧稠初满簇,
桑蚕茧密集初满,

麦熟已登场。
麦子已经成熟,农舍里的收获季节已经到来。

渺渺开村路,
朦胧的村路展开在眼前,

登登筑野塘。
不停地挖掘、修筑田间的水塘。

但须时雨足,
但愿时时有丰沛的雨水,

击壤咏时康。
为了歌颂丰收的时光,敲打着泥土。

这首诗词以农舍为背景,表达了农民对君主的感恩以及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期盼。诗中描述了农舍里的桑蚕茧密集、麦子成熟的景象,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收获的喜悦。诗人通过描绘农舍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并寄托了对丰收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词朴实自然,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舍的景象,展现了农民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题石榴洞》

    当年鸡犬白云中,屋角榴花带露浓。洞口只今无处觅,唯馀碧水绕青榕。

  • 《带湖春树先和公手植也感而有赋》

    老树今逾七十霜,冰魂玉骨自孤芳。大家扶起摧残后,此是吾家召伯棠。

  • 《颂古四十四首》

    骨裹皮兮皮裹骨,大随放出辽天鹘。东西南北漫抬眸,不知已过新罗国。

  • 《挽吏部刘谦山》

    犹记青原白鹭盟,转头宿草上新茔。屋梁月落丹心在,海水天寒白发生。樽酒十年儿女泪,篇诗两地弟兄情。盖棺事了君无愧,未死遑知身后名。

  • 《怀无可上人》

    山寺秋时后,僧家夏满时。清凉多古迹,几处有新诗。

  • 《偈颂二十一首》

    今朝六月中,嘉田雨沾足。山房冷似冰,千山拥寒玉。祖意不西来,法身无展缩。水上挂灯毬,镇州出萝蔔。三盏不沾脣,百味皆具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