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俗口吾宗秀,风调西湖我辈人。
自是山岩首不得,天教暂此伴闲身。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诗词:《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
中文译文:
声名俗口吾宗秀,
风调西湖我辈人。
自是山岩首不得,
天教暂此伴闲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声名和才华的淡泊态度。
诗的第一句"声名俗口吾宗秀",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声誉的淡然态度。"声名俗口"表示普通人对声名的追求,而"吾宗秀"则是指自己的才华出众。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以及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坚持。
第二句"风调西湖我辈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独特感受。"风调西湖"指的是西湖的美景和风光,诗人将自己与同辈人并列,说明自己与他人一样,都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自己与同辈人平等对待,不以自己的才华为傲,而是将自己融入到整个环境中。
最后两句"自是山岩首不得,天教暂此伴闲身",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渴望。"山岩首"意味着高山峻岭的顶峰,是人们很难到达的地方。诗人暗示自己的才华和声名无法达到巅峰,但他相信天命让他能够暂时享受这种宁静和自由,与自然相伴。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越尘俗的生活态度,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看作是一种珍贵的礼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己声名和才华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自然和内心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宁静和自由的渴望。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于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深思。
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漫说江南千万里,只须扶杖便江头。
早畏危机避巧丸,长安未到意先阑。心如老马虽知路,身似鸣蛙不属官。闲驾柴车无远近,旋沽村酒半甜酸。群儿何足劳情恕,胸次从初抵海宽。
昭文昭文施一钟,悬空随叩警盲聋。圆音不断周沙界,纯体金刚空不空。虽含响,击即通,十方诸佛应声中。天龙八部生忻悦,外道魔军失却踪。此圆器,大神功,上祝皇王寿不穷。日月长辉邦国静,臣忠子孝续尧风。昏者醒,愚者聪,民歌鼓腹意和浓。地水火风和一性,刹尘无间体含融。
事为之词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渔艇、相高下。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把酒临筵,阿谁知我,此怀难写。忍思量后夜,芳容不似,暗尘随
一昨芳郊祖画轮,索居南北对残春。忽传河上相望意,未觉庵中独处人。几有高怀投绂冕,尚缘微禄走风尘。世间万事徒劳耳,清颍归来理钓纶。
寒仗丹旄引,阴堂白日违。暗灯明象物,画水湿灵衣。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归。空馀燕衔士,朝夕向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