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来卧白云,蚍蜉撼树政纷纷。
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於陵亦谩云。
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三分。
小槽谁有真珠滴,径觅吾徒作半醺。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偶成三首》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返乡归来的士人的心境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里归来卧白云,
蚍蜉撼树政纷纷。
大儿文举知何在,
巨擘於陵亦谩云。
空洞能容数百辈,
蒙胧如见二三分。
小槽谁有真珠滴,
径觅吾徒作半醺。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万里的旅途归来,我躺在白云之上,
蚍蜉在摇撼着树木,政治纷纷扰扰。
大儿文学才华横溢,却不知去向何方,
伟人之墓陵上也有嗤笑之声。
空洞的言辞可以容纳数百人的议论,
模糊中仿佛能看到一二三分明。
微小的容器里谁有真正的珍珠滴,
我径直寻找我的同伴,有些醉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归乡的士人为主人公,通过诗人的思考和观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思索与疑问。
诗中的“万里归来卧白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旅途的辛劳和返乡后的闲逸。归来之后,诗人感叹世事纷纷扰扰,用“蚍蜉撼树”这一寓言形象,表达了对政治混乱和社会纷争的无奈和忧虑。
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个“大儿文举”,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诗中问道:“知何在?”表达了对这位才子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和疑问。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巨擘於陵亦谩云”形容伟人之墓上的批评之声,说明即使是伟人也难逃非议,这也引发了诗人对社会言论空洞和虚假的思考。
最后两句“小槽谁有真珠滴,径觅吾徒作半醺”,诗人在这里探讨了价值和智慧的主题。他质问谁能拥有真正的珍贵智慧,而他自己则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带着一丝醉意,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的疏离和追求内心真实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诗意深刻而含蓄,给人以深思。
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何如苗国孤竹君,排霜傲雪高拂云。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三士脂韦与风节,借箸酒池俱胜绝。先生胸次有皂白,一醉不须向人说。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淮烟漠漠夕阳收,楚树昏昏翳客舟。风度钟声来北固,帆将灯影过扬州。云消碧海天无际,波撼金山地欲浮。独恨壮游非昔日,满江风露夜如秋。
当年老子逢佳节。万户华灯连皓月。和气满江城。喧喧队子行。掩关聊共坐。静对沉香火。一笑尽君欢。闲心无两般。
昔君坐谈诗,古音振宫商。昔我起舞剑,三尺星斗光。我剑何慷慨,君诗何老苍。感此一笑叹,徒成九回肠。久别忽想见,岁月惊惶惶。岂无平生友,对面险太行。知心今几人,况复天一方。安得飞霞佩,共挹天瓢浆。道义有真乐,何必甘膏梁。临行劝我酒,我饮不尽觞。一饮情易阑,再饮
滥把州麾奉北堂,自惭政术非龚黄。年丰物阜天所赐,容我养拙山水乡。今朝瑞气俄融结,散作飞花应时节。万家疫疠一扫除,尽道年时无此雪。幕中佳士欣得公,笔端能与造化通。乃知冰柱有家法,寡和未饶歌郢中。一望琼瑶迷四境,我复白头临绝顶。要须相与作春温,共向尊前拼酩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