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何须问,劳生听若何。
犂锄三亩足,栖息一枝多。
白雪宁堪冒,清时只浪过。
好寻明月影,醉舞自婆娑。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偶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时。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远何须问,
劳生听若何。
犂锄三亩足,
栖息一枝多。
白雪宁堪冒,
清时只浪过。
好寻明月影,
醉舞自婆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淡泊和享受。诗中描述了天空的辽远,问候和关心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而劳累的人们也只需要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作者认为拥有三亩的土地已经足够满足生活的需要,只需一枝栖息的地方即可。尽管白雪飘落,但作者宁愿勇敢面对寒冷,只想在清晨的时光中随波逐流。他喜欢追寻明月的影子,陶醉其中自由舞动,感受生命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通过对天空、耕作和栖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和享受当下的情感。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者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快乐。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去年江北多飞蝗,今年江南多猛虎。白日咆哮咋行人,人家不敢开门户。长林空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老乌衔肠上古树,仰天乌乌为谁诉?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天公自著思。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非风非月自腾香,我亦何心适与当。此味绝佳谁得解,顾须攀折走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