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无静柯,风池无静波。
林池既不静,禽鱼尝如何。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偶书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吹林间的柯子,风吹波涛的池塘。
林中池塘既然不平静,那么飞禽和鱼儿又将如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自然景观中的情景。诗人观察到风吹动林中的树木和池塘水面,这使得林间的柯子(树枝)摇曳不安,池塘的波涛也随之起伏。诗人思考着,如果连林中池塘都无法保持平静,那些生活在其中的飞禽和鱼儿又将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赏析:
《偶书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变化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风吹动林间的柯子和池塘水面,展示了自然界的不稳定性和变幻无常的特点。这种景象引发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中的禽鱼象征着生命中的个体,而无法保持平静的林池则象征着变化和不确定性。作者通过这种景象的描绘,探讨了人类在变化中的处境和应对之道。
诗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风和水的不平静来强调林池的动荡。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起点,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变化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