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议论出多门,安得真儒号缙绅。
名教一宗长有主,中原万里岂无人。
皇王旁伯时虽异,礼不诗书道自新。
观古事多今可见,不知何者谓经纶。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偶书》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纷纷议论出多门,
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安得真儒号缙绅。
唯有真正的儒者能被尊称为缙绅。
名教一宗长有主,
名教只有一种,应有明确的主张,
中原万里岂无人。
中原大地万里遍布着有志之士。
皇王旁伯时虽异,
君主和贵族虽然不同,
礼不诗书道自新。
但礼仪、诗书、道德仍然是重要的。
观古事多今可见,
通过观察古代的事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象,
不知何者谓经纶。
但是我们不知道哪种才是经纶之道。
《偶书》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观察。他认为在众多议论和观点中,只有真正具备儒学素养的人才能得到尊重和赞誉。他提到名教应该有明确的主张,而中原地区不会缺乏有志之士。尽管君主和贵族有所不同,但礼仪、诗书和道德仍然是重要的价值观。通过观察古代的经验和事物,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但我们仍然无法确定何为真正正确的治国之道。
这首诗词反映了邵雍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儒学的关注。他强调真正的儒者应该受到重视,同时也对社会价值观和治国理念提出了一些质疑。整体而言,《偶书》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和道德准则的思索。
尧历庆良月,嶰管换新冬。玉成西爽,五云拂晓画楼东。人指谢家庭砌,眼底猗兰奕叶,特地茁新丛。不是善根种,争得占春风。步鹏程,名虎榜,早收功。建安衣钵,定知他日属奇童。且说而今胜事,珠履三千称贺,相对醉颜红。拜贺无他语,相庆黑头公。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
江城少公事,幕府得诗人。乍见颜如旧,相思意转亲。不堪时事改,赢得发毛新。后夜孤舟别,西风洋月轮。
一片青天棹过。小舟无地受风波。渔歌浑是太平歌。乡社年丰寻酒易,陂塘春暖得鱼多。百年闲过又如何。
云兮飘飘,风兮稜稜。飚驭返空,杲日来升。归旎扬扬,众乐锵锵。我神式欢,惠我嘉祥。
云归龙泽寺,风引墨池船。谁识行藏妙,空惊岁序迁。从行矜壮齿,抚事叹华颠。约略人间世,耆僧亦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