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竹君子,霜前松大夫。
梅残半点白,猿叫一声孤。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偶作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雪后竹君子,
After the snow, the bamboo is a gentleman,
霜前松大夫。
Before the frost, the pine is a nobleman.
梅残半点白,
The plum blossoms are partially white,
猿叫一声孤。
A lonely cry from a monkey.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后的竹子和霜前的松树,以及梅花的残败和猿猴的孤独呼喊,传达了一种深沉的诗意。
诗中的竹子被描述为"君子",暗示其高尚和坚强的品格。竹子在雪后仍然屹立不倒,象征着人格的坚韧和高尚的品质。
松树被描绘为"大夫",这里指的是松树的高贵和尊贵。松树在霜前依然挺拔,展现出高洁的气质和不屈的精神。
梅花残败部分白色,表现出寒冷的气氛。梅花是寒冬中的花朵,虽然已经凋谢,但仍然带着一片洁白,象征着坚强与希望。
最后一句描绘了猿猴的孤独呼喊,突出了自然界中的孤独和无助感。猿猴的叫声在雪地中显得格外孤寂,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内心对坚韧、高洁和孤独的深切思考。它表达了对生命中坚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孤独和无助感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烛暗夜已深,秋虫竞相语。惊风洒蕉叶,冷露散如雨。奈此留滞客,愁绪不可数。白发日以繁,青山渺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