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消尽作浓阴,湖上兹游喜重寻。
急雨洗开荷芰色,清风借出管弦音。
凉生顿觉絺衣薄,欢至宁论酒盏深。
善谑清谈都有适,过从所得在知心。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陪景仁赴况之湖上燕集遇雨》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景仁在况之湖上游玩时遇到的雨天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炎蒸消尽作浓阴,
湖上兹游喜重寻。
急雨洗开荷芰色,
清风借出管弦音。
凉生顿觉絺衣薄,
欢至宁论酒盏深。
善谑清谈都有适,
过从所得在知心。
译文:
炎热的蒸气消散,形成了浓密的阴云,
在湖上游玩,我们喜欢再次相聚。
急雨洗净了荷花的颜色,
清风借来了管弦乐的声音。
凉意涌上,我突然觉得衣衫薄薄的,
欢乐之中,不必谈论酒杯的深浅。
善于调侃的清谈,都有其适宜的时候,
在交往中互相获得的,是真心与亲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况之湖上的雨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与景仁相聚的喜悦和交谈的快乐。首两句描绘了夏季的酷热被雨云所消散,以及作者在湖上的欢愉心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雨水洗净荷花、清风吹拂管弦乐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和音乐的悦耳动听,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氛围。
接着,诗人以凉意袭来来形容雨后的清凉感受,进一步增强了雨天的愉悦氛围。作者在欢乐之中感叹衣薄如绵,意味着心情舒畅,与朋友相聚无需计较酒杯的深浅。
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景仁的亲密关系和交流的愉快。善于调侃的清谈在适宜的时候进行,他们在交往中互相获得真心和亲密,彼此心知肚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雨天湖上的欢愉场景,展现了作者与景仁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心灵的契合。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感受的描绘,诗词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交际风格。
一水相望越与杭,渡头人物见微茫。翩翩商楫来谿口,隐隐耕犁入富阳。市肆凋疏随浦尽,山峰重叠傍江长。民瞻熊轼咸相谓,太守经行此未尝。
羽盖珠旛上下蒙,倚栏碧动舞蛟龙。谁怜澹素朝天面,自现光明满月容。杨柳风柔沾絮湿,蔷薇露重染衣浓。典型犹带醺酣力,醖得余春百倍醲。
虽是无长物,从人也插篱。远山留照眼,短缚不过眉。未禁闲云度,宁防野鹿窥。行看牵紫蔓,采菊在何时。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直比千丈干,历落不受羁。只恐大厦成,梁栋
同郡某郎独华腴,且以文采风流自名。女欲得之,尝见郎墙头数语而去。他日又约於城南,郎以事不果来,其后从兄官陕右,女家不能待,乃许?????*闻者悲之。此州有元魏离宫,在河中*,士人月夜踏歌和云,魏拨来,野花开。故予作金娘怨,用杨白花故事。词云,含情出户娇无力,拾得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