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争问官侬子谓谁,看来似不是农师。
向人羞道闲陪涉,说与豳风七月诗。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争问官侬子谓谁,
看来似不是农师。
向人羞道闲陪涉,
说与豳风七月诗。

中文译文:
争问郡侯的官员朋友,他说是谁?
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农业的专家。
我羞愧地向人们解释,只是随便陪同郡侯出郊野,
说起了象征丰收的豳风七月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洪咨夔陪同郡侯出郊野劝农的场景。诗人询问郡侯身边的官员朋友是谁,却觉得他看起来并不像是懂得农业的专家。诗人自己则羞愧地解释,他只是随意地陪同郡侯出来,没有实际的农业知识。诗人随后提到了豳风七月的诗歌,这是一种象征着丰收的诗歌形式,暗示着他对农耕的关注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尊重。洪咨夔作为诗人,他的职责是表达社会的关切和农民的期望。诗中的郡侯代表了统治者,而诗人作为陪同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农耕事业的关注。诗人在诗中自谦不是农业专家,但他通过提到豳风七月的诗歌,展现了他对农业丰收的祝福和期望。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农业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农耕的重视和尊重。

  •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一緺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

  • 《雨夜独酌》

    清明未到未和柔,过了清明春又休。烛下看花遍有思,醉中听雨也无愁。

  • 《踏莎行》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绣鞍初上马啼轻,举头便觉长安近。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後凭谁问。

  • 《和真珠花二首》

    琼林玉女职司花,装缀珠玑泣露华。妙手有神俄点化,灵根何日下天涯。

  • 《哀谷亭(三首)》

    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

  • 《夏旱》

    四月旱火坤西维,湫潭百丈沧江湄。潭中老龙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羁。招呼频费香火诚,去则甚速来何迟。炎官火伞日轮午,一尘不动天琉璃。火光之中兴白雾,风伯鼓鞴雷奋椎。黑云压城白昼暝。倒泻银汉倾天池。帝勅九乌以震死,血饱龙吻纷淋漓。再拜谓龙曷少霁,龙与我职均有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