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人去屋萧萧,脚底群山走翠蛟。
长啸一声空响答,砉然只鹤起松梢。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炼丹人去屋萧萧,
脚底群山走翠蛟。
长啸一声空响答,
砉然只鹤起松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洪咨夔陪同郡侯出郊劝农的情景。诗中描述了一位炼丹的人离开房屋后,山谷中的翠蛟出现在他的脚下,然后他发出一声长啸,只有一只孤鹤在松树的梢头飞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郊外劝农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交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首先,诗中的炼丹人离开屋子后,周围的宁静和寂静被描绘为「萧萧」。这个词用来形容屋外的环境,传达出一种静谧和幽寂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炼丹人的脚底下群山走翠蛟。这里的「翠蛟」象征着山谷中的景物,可能是指蜿蜒的小溪或是山间的青草。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谷中的景物形容为行走的翠蛟,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
然后,诗人描绘了炼丹人发出的长啸,这声音在空中回荡。「长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回应。然而,这声长啸虽然空响答,却没有其他声音回应,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独立和孤独。
最后,诗人以「只鹤起松梢」作为诗词的收尾。这里的「只鹤」象征着孤独的存在,而「松梢」则是自然界中高耸的树木。这两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寂寞却又高洁的意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与对话。诗人以炼丹人的形象来代表人类,通过他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回应。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也使得诗词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当初北涧别,直至此庭中。何意闻鞞耳,听君枝上风。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娲石补天玻璃声,遇坎为雨离为晴。金乌玉兔旁午出,百二十官称常明。下土臣敢再拜问,谁主风催民耕。天江津河尾北见,玉井水浆参左横。胡为汤旱龟土坼,胡为尧水鱼头生。孰令赤地星丈许,吭扼雷公仍背抚。孰令河鼓塞银潢,勺水线流不轻与。孰令卷舌自张翕,孰令天鸡自飞舞。云
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