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陀利出盆池上,妙时薰我三生障。
月明风细愈严净,政恐下有威光藏。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盆池白莲》
作者:郑刚中(宋代)
诗意:
《盆池白莲》描绘了一幅盆池中盛开的白莲花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诗中蕴含了对美的追求、对清净纯洁的向往以及对政治权力的警醒。
赏析:
这首诗以盆池中白莲花的形象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首句“芬陀利出盆池上”,描绘了白莲花从盆池中绽放出来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妙时薰我三生障”,表达了诗人对白莲花的赞美之情,将花的美妙与自身的境遇相联系,暗示了人生中的困扰和障碍。
第三句“月明风细愈严净”,通过对月光和微风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幽静的氛围,增强了诗中的清净意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洁净的向往,将月明和微风的温柔与净化人心的力量相联系。
最后一句“政恐下有威光藏”,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权力的警醒和担忧。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在政治权谋之下,常常隐藏着威严和光芒,使人心生畏惧。通过莲花的形象,诗人在表达对政治现实的思考和对清净境界的追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整首诗以盛开的白莲花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好愿景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蕴含着对美、对净化心灵的追求,以及对政治权力的疑虑,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内涵。
诗词翻译:
《盆池白莲》
芬陀利出盆池上,
妙时薰我三生障。
月明风细愈严净,
政恐下有威光藏。
诗意与赏析分析完毕,以上是《盆池白莲》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姑洗为羽]日昱乎尽,容光必照。肸蚃之交,惟人所召。有监在下,视兹升燎。肃若其承,云骈星曜。
留连春意晚花稠。云疏雨未收。新荷池面叶齐抽。凉天醉碧楼。能达理,有何愁。心宽万事休。人生还似水中沤。金樽尽更酬。
富川置治湖山中,胜气环聚乐清雄。
无人重高节,徒自抱贞心。
罢郡归来三亩宅,化为琳宇入层云。楼亡莫辨藏书地,池在如亲洗墨人。特援忧勤规太傅,不将恢复许中军。世间何物无澌尽,英榘千秋万古新。
荷气竹风宜永日,冰壶凉簟不能回。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谪仙苏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