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盆池》

绿发柔莎碧甃连,湛如蛟穴贮寒泉。
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於钱。
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盆池》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盆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绿发柔莎碧甃连,
湛如蛟穴贮寒泉。
谁将宝镜遗在地,
照见浮云浸破天。
数鬣游鱼才及寸,
一层绿荇小於钱。
待将闹物都除却,
放出秋蟾夜夜圆。

诗意和赏析:
《盆池》通过描绘盆池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绿发柔莎碧甃连”描绘了盆池中长满了嫩绿的水草,形成了一片连绵不断的绿色景观。这里的“绿发”形象地描绘了水草茂盛的样子,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诗中提到“湛如蛟穴贮寒泉”,这里用“蛟穴”来形容盆池的深邃和宽广,同时暗示了水质清澈纯净。作者将这一景象与“寒泉”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强调了水的清凉和宁静。

诗的下半部分,“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於钱。”则展现了盆池中的另一些景象。宝镜是指水面,作者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水面清澈如镜,可以照见天空中的浮云。游鱼和绿荇则是盆池中的生物,作者用细小的尺寸来形容它们,进一步强调了盆池的小巧和精细之处。

最后两句“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宴会的向往。闹物指的是喧嚣和杂乱的干扰,作者希望将这些干扰都消除,使得盆池恢复宁静。放出秋蟾则是指让盆池中的蟾蜍自由地呼吸,夜夜圆满。这里的秋蟾是象征吉祥的动物,也代表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

整首诗通过对盆池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盆池带来的清凉、宁静和宴会的愉悦。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喧嚣和杂乱世界的厌倦,对宁静和祥和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郑獬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