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驾神鳌远翠埃,外人休咏北山莱。
自无失脚刘郎到,怕有吹竹子晋来。
云散晓风飘鹤氅,月明春浪浸瑶台。
似闻方士穷真色,归笑长红越女腮。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蓬莱别岛》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莱别岛
已驾神鳌远翠埃,
外人休咏北山莱。
自无失脚刘郎到,
怕有吹竹子晋来。
云散晓风飘鹤氅,
月明春浪浸瑶台。
似闻方士穷真色,
归笑长红越女腮。
译文:
乘坐神鳌船已远离尘埃,
外人请勿吟咏北山莱。
自从刘郎离开无音信,
只怕晋地的竹子吹来。
云散晓风中飘荡鹤氅,
月明春浪淹没瑶台。
似乎听到方士谈论真实的色彩,
归来时,笑看长红的越女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蓬莱别岛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神鳌船驶离尘埃的远景,暗示了他已经远离尘嚣,进入了一个安静、神秘的境界。
诗中提到了北山莱,这里指的是北方的山岳之地,是诗人所离开的地方。他告诫外人不要吟咏北山莱,可能是因为他希望保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不愿让外人了解他的离别之苦。
诗中还描述了刘郎的失踪,这使得诗人更加思念故乡。他担心晋地的竹子吹来,可能是指诗人担心刘郎已经远离故乡,可能在晋地安顿下来,与自己遥相失散。
接着,诗人描绘了云散、晓风中飘荡的鹤氅,以及月明春浪淹没的瑶台景象。这些景物描绘了蓬莱别岛的美丽和神秘,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氛围。
最后,诗人传达了他似乎听到了方士谈论真实色彩的感受。方士是古代道家修炼者的称呼,他们追求真实、超越尘世的境界。这里的真实色彩可能指的是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希望通过返乡,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整首诗词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他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和返乡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浓郁的离愁和寄托之感。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突薪初不戒,绠缶始言功。累甓为墙壁,前人智未工。
病里送君游白岳,归来对我惜苍颜。移家只是湖边好,莫问茱萸第几湾。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
春风约柳一片西,欲托鸟翼传音稽。昨朝偶向东城去,草草又逢骢马蹄。长髯御史威正峭,沙堤来坐气吐霓。我乘小驷虽甚瘦,喜见骖驭犹解嘶。适闻南都接大尹,笑我出处今何迷。耻趋捷径身已老,惩羹何用频吹齑。蛟龙失水等蚯蚓,鳞角虽有辱在泥。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