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深渊,匝地周天。
常忆江南三月裹,鹧鸪啼处百花鲜。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彭心斋讳逢源自作颂呈师师於一句下加三句》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彭心斋(彭心斋是作者的雅号)为了纪念师父,自己创作了这首颂词,献给师父。师父在一句诗下面加上了三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师父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光明广大的深渊,围绕着地面,环绕着天空。作者常常回忆起江南三月的美景,那时百花盛开,鹧鸪在鸣叫的地方,花朵绽放得鲜艳动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美好回忆的追忆之情。首句“光大深渊,匝地周天”以光明广大的深渊来形容周围的环境,给人以辽阔广袤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常忆江南三月裹,鹧鸪啼处百花鲜”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江南的三月常常被人称为花的世界,百花鲜艳盛开,而鹧鸪的啼叫更增添了一分生机和活力。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美景和师父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之美,通过对细腻而深邃的感受的表达,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诗中融入了作者对师父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深深怀念和对师道的传承之意。整首诗词意境和谐,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浓郁情感和寓意的佳作。
叹息前人布政优,手栽松竹助清幽。当年拨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势未休。直幹几排雷雨怒,细声常伴管弦愁。若为唤起王摩诘,画个浮休倚白头。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_。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孤城穷巷秋寂寂,美人停梭夜叹息。空园露湿荆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迹。忆君去时儿在腹,走如黄犊爷未识。紫姑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嫁来不省出门前,魂梦何因识酒泉?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从来野性自由身,正欲山行不乱群。小筑与君今不远,松萝只隔一山云。
入得秋来爽,何烦宋玉悲。推窗对修竹,开卷裹诸儿。世事放轻著,人生无足时。年多自当老,不用染吟髭。
崇桃积李巧争新,红胜臙脂白胜银。车骑每劳莺命唤,药栏聊伴蝶游巡。何须歌舞留连夜,漫与诗篇慰藉春。珍重海棠烦问讯,肯教空谷老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