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僻恬无事,开轩挹晚晴。
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
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
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僻居》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这首诗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僻静而宁谧的居所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僻居
朝代:宋代
作者:宋伯仁
居住在僻静处,宁静无事,打开窗户迎接晴朗的黄昏。细雨滋润云彩,风轻拂燕子的身躯。有孩子争抢着梨和栗子,没有朋友来问候生死。常常因忧虑而喝酒,剥啄声敲打在门扉上。
诗意:
《僻居》通过对僻静居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悦和对人事纷扰的远离之情。诗中展示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突出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疲倦和厌倦之情。
赏析:
《僻居》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宁谧的居住环境。首句“居僻恬无事”一下子勾勒出诗人居住的地方安静而闲适的景象。接着,“开轩挹晚晴”展示了诗人打开窗户迎接晴朗黄昏的情景,这一景象呈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在第二联中,通过“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的对比描写,诗人展示了雨水的柔和和风的轻盈,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细腻之美。
在下联中,“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和对人情世故的疏离。孩子们争夺着梨栗,而没有朋友来问候诗人的生死,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常常借酒消愁的情感,同时门外剥啄的声音也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封闭。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人情世故的疏离和孤独感。这首诗以细腻的触感和淡泊的情怀,给人以安宁宜人的感受,引发读者对自然、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聘婷。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闲伴邻翁去荷鉏,林疏历历见村墟。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