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

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
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
时令自逆行,造化岂不仁。
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
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原文:
蚕女非不勤,
今年独无春。
二月冰雪深,
死尽万木身。
时令自逆行,
造化岂不仁。
仰企碧霞仙,
高控沧海云。
永别劳苦场,
飘飖游无垠。

诗词中文译文:
蚕女虽然勤劳,
但今年却没有春天。
二月的冰雪很深,
死去的树木无数。
时令自身逆行,
难道造化不仁慈?
仰望蓝天仙境,
高耸于苍海云端。
永远离别劳苦场,
飘飘游荡无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给他的远亲从叔先辈的一封信中的一首诗。诗中以贫苦的女子为主人公,描写了她在遭受冰雪之灾后的凄苦景象。诗人通过对蚕女无春、万木尽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类命运的对立与冲突。以此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中“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以劳动者为形象,暗示了贫苦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的奋斗和努力。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她们的辛勤劳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诗中的“造化岂不仁,时令自逆行”表达了诗人对造物主的质疑,认为自然界的恶劣环境与严酷气候违背了人们的期望和渴求。

最后两句“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他希望这个贫苦的女子能够超越现实的困境,飞向广阔的天空,在蓝天白云之间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抗争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却凝聚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写女子的遭遇和表达自己的思考,使诗词中传达出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寄托了孟郊对社会动荡和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关切。

  • 《即席》

    落叶不胜扫,月明树阴疏。亲邻二三子,樽酒相与俱。霜栗剥寒橐,晚菘煮青蔬。解官方就门,敦薄无简书。纯益气萧萧,未羁天马驹。元礼喜作诗,豪气小未除。大薛知力学,日来反三隅。小薛受善言,如以柳贯鱼。天民尝逸驾,近稍就橛株。知命虽畸人,清谈颇有余。阿卢快犊子,规矩

  • 《内蒙东部纪游 陈旗草原二首之二》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不寐二首》

    □□□□听漏筹,檐声得得伴春愁。残灯似唤人开□,□□□□妾护篝。昔者鹤曾为道士,俄而蜨又化庄周。要知梦觉皆虚幻,且拨寒炉起坐休。

  • 《过丰城三十里始见庐坐落》

    石坑东畔好田庐,更著青林映带渠。新喻丰城三百里,中间萧索独何如。

  • 《一公房》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木,孤云生远山。花萎绿苔上,鸽乳翠楼间。岚霭燃香夕,容听半偈还。

  • 《赠刘琨诗二十首 四》

    王室丧师。私门播迁。望公归之。视险忽艰。兹愿不遂。中路阻颠。仰悲先意。俯思身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