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
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
时令自逆行,造化岂不仁。
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
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原文:
蚕女非不勤,
今年独无春。
二月冰雪深,
死尽万木身。
时令自逆行,
造化岂不仁。
仰企碧霞仙,
高控沧海云。
永别劳苦场,
飘飖游无垠。
诗词中文译文:
蚕女虽然勤劳,
但今年却没有春天。
二月的冰雪很深,
死去的树木无数。
时令自身逆行,
难道造化不仁慈?
仰望蓝天仙境,
高耸于苍海云端。
永远离别劳苦场,
飘飘游荡无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给他的远亲从叔先辈的一封信中的一首诗。诗中以贫苦的女子为主人公,描写了她在遭受冰雪之灾后的凄苦景象。诗人通过对蚕女无春、万木尽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类命运的对立与冲突。以此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中“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以劳动者为形象,暗示了贫苦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的奋斗和努力。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她们的辛勤劳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诗中的“造化岂不仁,时令自逆行”表达了诗人对造物主的质疑,认为自然界的恶劣环境与严酷气候违背了人们的期望和渴求。
最后两句“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他希望这个贫苦的女子能够超越现实的困境,飞向广阔的天空,在蓝天白云之间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抗争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却凝聚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写女子的遭遇和表达自己的思考,使诗词中传达出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寄托了孟郊对社会动荡和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关切。
性有耽山且画看,阴晴朝暮若能殚。天公似病诗才窄,乞与西来眼界宽。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尽日山行意未销,皈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狙虽巧过人,不善